• "隐居"的诗词
  • "隐居"的文章

金字经·乐闲

元代·张可久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诗词详细

四块玉·乐闲

元代·张可久

远是非,寻潇洒。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诗词详细

闲居寄端及重阳

唐代·韦应物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诗词详细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诗词详细

薛氏瓜庐

宋代·赵师秀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诗词详细

小隐自题

宋代·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诗词详细

寄成居竹隐居

元代·张翥

青袍朝士困京华,此老萧閒竹满家。山压穷愁诗强项,海枯渴肺酒槎牙。商岩未采芝如草,彭泽将归菊有花。孤负江头理渔事,短篷春雨梦沤沙。

诗词详细

陶隐居画像赞

宋代·苏庠

蕊珠妙言,字照编简。云霾三馆,其人则远。世衰道丧,完节者鲜。临终之叹,作世和篇。

诗词详细

四明畴昔称狂客,二室于今号散仙。子晋料登缑岭望,待君笙鹤共升天。

诗词详细

送客归江州

唐代·韩翃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诗词详细

普天乐·柳丝柔

元代·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诗词详细

答人

唐代·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诗词详细

咏利城山居

魏晋·支遁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迹从尺蠖曲,道与.....

诗词详细

岩前通细路,岭外接危峰。梯磴踰千级,烟霞过万重。缘崖收异荈,步壑数长松。隔屋号朱虎,当窗现黑龙。蘅兰争酷烈,桃李角鲜秾。隐士多相过,仙人庶可逢。第能安性命,何患.....

诗词详细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诗词详细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诗词详细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唐代·李白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

诗词详细

燕居即事

唐代·韦应物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诗词详细

石出江门蹲玉龙,白云横束括苍峰。幽林坐啸无人见,祇听鸾音振万松。

诗词详细

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诗词详细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

诗词详细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诗词详细

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萧斋有达士,六合涵胸襟。东偏辟小窗,广袤不盈寻。片石远山意,寸池沧海心。乃知一芥子,可纳须弥岑。归鸿目不尽,为尔发微吟。

诗词详细

金门答苏秀才

唐代·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屡忝白云唱,恭闻.....

诗词详细

饮酒·十二

魏晋·陶渊明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诗词详细

村居书喜

宋代·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诗词详细

送黄隐居归南海

唐代·许浑

瘴雾南边久寄家,海中来往信流槎。林藏狒狒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

诗词详细

访隐者

宋代·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诗词详细

隐居 其二

宋代·吴惟信

身居脩竹茂林间,婆饼声中白昼闲。此地遁潜无不可,何须更买沃洲山。

诗词详细

莎衣

宋代·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诗词详细

寻隐者不遇

宋代·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诗词详细

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

诗词详细

忆东山二首

唐代·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诗词详细

赠宣州元处士

唐代·杜牧

陵阳北郭隐,身世两忘者。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

诗词详细

宅临殷羡投书渚,门拥维摩问疾人。诏使舣舟应访道,雨花交影隔西津。

诗词详细

隐居 其一

宋代·吴惟信

床有诗书壁有琴,翠筠佳木午窗阴。只因知得清闲贵,是事从今不动心。

诗词详细

葛天民隐居

宋代·叶绍翁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

诗词详细

咏二疏

魏晋·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事胜感行人,贤哉.....

诗词详细

岁晚来寻黄处士,小艇晓入东溪云。水生柳下鹅鸭喜,日出沙头鸥鹭分。枸杞子香浮茗碗,枇杷花气杂炉薰。却怜清会难频得,明日南江又忆君。

诗词详细

答张五弟

唐代·王维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诗词详细

一干中柴立,交柯拥四垂。定知三世种,已长五孙枝。端是神明力,非关雨露私。踌躇三匝绕,为赋角弓诗。

诗词详细

隐居潜身且入无何,醉里乾坤大。蹉跎,和,邻友相合。就山家酒嫩鱼活,当歌,百无拘逍遥,千自在快活。日日朝朝,落落跎跎。酒瓮边行,花丛里过,沉醉后由他。今日红尘在,.....

诗词详细

题元丹丘山居

唐代·李白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诗词详细

樵磴盘苍巘,渔矶俯碧潭。群尖清染黛,一曲翠挼蓝。冉冉松云细,娟娟竹露涵。春风万杨柳,绿影乱毵毵。

诗词详细

题钮处士隐居

元代·冯子振

太湖光烂银,日上眩朝彩。幽人住此中,浩荡增

诗词详细

隐居

宋代·周密

深杜衡门谢往还,不将名字落人间。地偏仲蔚蓬蒿径,尘远渊明松菊关。事有难言惟袖手,人无可语且看山。几年不到门前树,相对清溪尽日闲。

诗词详细

题冰壶隐居

宋代·吴惟信

平生以笔代耕耘,老矣营居志亦勤。送子谁为盘谷序,招贤亲草北山文。湖鸥近屋拳秋雨,野鹤分松宿暮云。从此只寻闲处去,红尘一语自纷纷。

诗词详细

文山隐居诗卷

元代·安熙

西山缘底澹无姿,便拟从君问所知。告我云烟最佳处,眼中连栋有深期。

诗词详细

山田多白石,阳陂足丰草。瘦地费牛力,饭之当宿饱。近午牛背热,出耕须及早。解纼休树阴,念此觳觫老。隐居抱正学,逍遥事幽讨。商歌干齐侯,戚也岂知道。

诗词详细

访周元举菁山隐居

宋代·张元干

胸次饱丘壑,乃觉轩裳轻。举世沈湎时,勇退公早醒。十年烟雨蓑,手种松杉成。苍根郁寒雾,老色入户庭。栖心不争地,似欲毕此生。那知戎马际,亦使山房惊。四海方荡潏,积骸.....

诗词详细

题西泠隐居

元代·叶广居

瘿木裁冠鹤氅轻,十年尘土厌飘零。小山旧隐云封户,大药新栽月满庭。丹井夜交龙虎气,碧霄春蹑凤凰翎。西风客舍炎歊净,拟读琴心内景经。

诗词详细

纳湖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东渚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咏归桥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船.....

诗词详细

集古 隐居

金朝·李俊民

此去秦关路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荷蓑不是人閒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诗词详细

飘飘方壶子,本是仙者伦。固多幻化术,笔下生白云。白云缥渺间,拔起青嶙峋。似是朱湖洞,笙鹤遥空闻。岂无许飞琼,烹芝噏华芬。鍊师从何来,面带山水文。相期守规中,结庵.....

诗词详细

脱屣东华尘,躬耕太湖滨。桑麻接邻里,鱼鸟情相亲。閒时读书牛背上,安知六国方攻秦。东风二月桃花雨,布谷飞来向人语。一犁初破陇头春,黄犊出阑健如虎。羲农世远莫可追,.....

诗词详细

山居即事

唐代·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词详细

硗硗锡为骨,瘦脊盘九龙。中涵千斛乳,连络万窍通。漆堂枕其股,飘饮乃不供。诗翁亏天巧,妙契卓锡工。青林破苍玉,碧井卧白虹。他年一杯酒,配食桑苧翁。

诗词详细

次韵题隐居岩

宋代·李之仪

隐居何必在山岩,境界全归指顾间。能把轩裳为外物,便应风月胜酡颜。地连紫禁千重邃,石绕清泉五色斑。从此梦魂犹可到,定知衰废不容攀。

诗词详细

昔年宝应茅斋主,别后炎凉已屡经。暂入城来缘买药,却骑牛去似飘萍。缑山重访吹笙伴,秘省长虚画鹤厅。一任洛阳人白眼,且看三十六峰青。

诗词详细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控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同游好事者,喜我有此地僻。置酒助清赏,环坐藤阴侧。白须比邻翁,怪语不自惜。欲学三杯醉,相.....

诗词详细

游金山寺

宋代·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诗词详细

山隐居士赞

宋代·释大观

僧之形,人之英。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说兮玉尘常横。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悬秋月之明。其禀也灵,其施也平。六窗自虚,万象自呈。斯何人欤,岂不入山林而隐.....

诗词详细

酿法传将道士家,春醪一味采松花。常时野坐开新瓮,几度山行载后车。忤客有谁焚醉日,学仙何处饮流霞。明朝又觅南邻伴,还汲清泉洗石洼。

诗词详细

题杨山人隐居

唐代·唐求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诗词详细

忆昔秋斋听夜鸿,忧时亲见老成风。卅年残客垂衰白,重到脩门怆软红。曲突徙薪皆历验,党牛怨李亦成空。谢公遗事吾能述,惟有西州恨未穷。

诗词详细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诗词详细

永嘉城北水心寺,寺下高人凿石居。向老拈杯浑懒慢,满床抛散六韬书。

诗词详细

雁儿落兼得胜令

元代·张养浩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

诗词详细

林高士隐居

元代·黄庚

家住西湖深更深,古松隐裹礼茅君。白猿攀树藤花落,点破岩前一地云。

诗词详细

题隐居图

明代·宋濂

楼台倒影浸虚泓,嘉树擎寒不尽青。何日过桥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

诗词详细

伍炼士松隐居

宋代·陈允平

树顶危巢堕鹤翎,凌霄花白女萝青。无朝无暮云烟起,时有人来采茯苓。

诗词详细

过陈山人隐居

明代·徐熥

茆斋斜瞰武陵溪,万树桃花两岸齐。閒倚杖藜看乳燕,薜萝衣上落香泥。

诗词详细

何石闾先生隐居

唐代·张乔

鸟道悬檐外,山泉绕竹阑。不妨高卧者,长有白云看。

诗词详细

桑柘满江村,西斋接海门。浪冲高岸响,潮入小池浑。岩树阴棋局,山花落酒樽。相逢亦留宿,还似识王孙。

诗词详细

东皋南亩雨新晴,杏花欲开菖叶生。田妇蒸藜来午饷,邻翁荷锸趁春耕。乌犍引犊村村出,布谷催人处处鸣。归与儿孙共閒夜,一窗灯火读书声。

诗词详细

再辟耕云隐居

元代·尹廷高

凿岩重辟旧吟庐,天遣幽居入画图。茶灶笔床清意思,蒲团竹榻静工夫。田园自觉渊明是,泉石甘随柳子愚。莫笑吾居仅容膝,心闲无事即蓬壶。

诗词详细

夜上隐居寺

唐代·唐求

寻师拟学空,空住虎溪东。千里照山月,一枝惊鹤风。年如流去水,山似转来蓬。尽日都无事,安禅石窟中。

诗词详细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宋代·辛弃疾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诗词详细

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诗词详细

漾漾清波浮紫鳞,一筇閒倚树边身。我疑濠上漆园老,谁识江头渔丈人。细草留连还可藉,野鸥来往自相亲。此中正得悠然乐,何用扁舟把钓纶。

诗词详细

隐居

宋代·谢薖

清时甘小隐,卜筑在山阿。家有传蚕室,机如凌行婆。閒看斩猫话,羞作扣牛歌。不出又三月,柴门生薜萝。

诗词详细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

宋代·刘克庄

方差能腊腹,学误至渐襟。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

诗词详细

飕飕万峰顶,宇宙尽闻声。会得真消息,知予是强名。

诗词详细

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湖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诗词详细

题郑处士隐居

唐代·唐求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诗词详细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诗词详细

龙湫瀑水远闻声,鹤岭仙云变采呈。瑶草满亭抽碧玉,道人趺坐学无生。

诗词详细

题隐居

宋代·李处权

淡泊幽人趣,萧条隐者居。疏帘隔花竹,净几展图书。自向交游密。何拘礼法疏。为言陶靖节,吾亦爱吾庐。

诗词详细

访余隐居久候不遇

清代·戴亨

觅胜来幽境,兼之访所思。到门寒绿绕,隔岸落花迟。浅草归村路,斜阳罢钓时。徘徊原野上,芳躅暮何之。

诗词详细

双调·沉醉东风·归田

元代·汪元亨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不撞入天罗地网。达时务呼为俊杰,弃功名岂是痴呆?脚不登王粲楼,手莫弹.....

诗词详细

山坡羊·江山如画

元代·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厦,妇蚕缫婢织红奴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休羡他。亡,休羡他。

诗词详细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

诗词详细

隐居

宋代·释文珦

隐居那用名,名没隐方成。交绝身常定,心安病不生。山肴珍白蕈,野饭美青精。回视人间世,何如戏一棚。

诗词详细

插脚红尘已是颠。更求平地上青天。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沽酒市,采菱船。醉听风雨拥蓑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诗词详细

与花不同色,与竹元同德。风月偏相寻,携手清凉国。

诗词详细

天目山僧隐居

宋代·释文珦

卜居就穷崖,几席净如氾。三池更幽绝,澄澈皆可鉴。深处有蟠蛟,游子不敢瞰。独向月明时,临流学清梵。

诗词详细

过白石翁隐居处

清代·沈德潜

长湖浩烟波,遥村隐云树。扁舟独溯洄,系缆清溪渡。荒冈既盘纡,亩丘亦回互。缅怀古逸民,言寻栖隐处。子孙秉先训,累叶事农务。遗安人所难,世远见贞素。松楸郁茫茫,清风.....

诗词详细

题吴秋潭隐居图

宋代·许棐

到处有茅堪盖屋,谁家迁槿不成篱。秋潭何事经营晚,应是无人会买诗。

诗词详细

归隐

宋代·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见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诗词详细

溪兴

唐代·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诗词详细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而闻名于世。然而,在官场上,陶渊明却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他决定辞去官职,隐居田园。这一选择背.....

详细

  还不知道济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其中三国之一的蜀汉,在刘备去世后,刘备的儿子刘禅继承了王位,不久朝便接到了一封紧急.....

详细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 〔唐代〕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

详细

  赵光逢(?-927年),字延吉,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唐末五代大臣,唐朝宰相赵隐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僖宗乾符五.....

详细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徽的名字或许并不如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物那样响亮,但他却是当时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隐士。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却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那.....

详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说到清代山水画,必然要提及清初四王。按照长幼排序,四王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

详细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以其忠诚、高洁的品质和千古传世的典故成为后世传颂的楷模。那么,严光为什么隐居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位古代名士归隐之谜。  一、.....

详细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

详细

  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传为佳话。然而,在这三顾之前,诸葛亮并没有闲着,而是过着隐居的生活。那么,诸葛亮在这三顾之前的隐居生活中都在做些什么呢?  首.....

详细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

详细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你原本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进入这个染缸,都会人不由己的改变自己的初衷,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社会上打拼。古时候有些文人雅士,不愿意和世间同流.....

详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