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的诗词
  • "泰山"的文章

登泰山记

清代·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

诗词详细

登泰山五首 其三

明代·王守仁

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高台倚巉削,倾侧临崆峒。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崖中。下愚竟难晓,摧折纷相从。吾方坐日观,披云.....

诗词详细

游泰山四首 岳下

宋代·苏辙

东来亦何求,聊欲观海岱。海西上千里,将行勇还退。岱阴即齐疆,南往曾历块。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车従八方至,尘坌百里内。牛马汗淋漓,绮纨.....

诗词详细

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诗词详细

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

宋代·苏辙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华严》具多纸,.....

诗词详细

已过云山百万重,振衣复上最高峰。回头却看人来处,半为山封半雾封。

诗词详细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久游自多念,忽误.....

诗词详细

不尽江山一眼空,人间暮色正朦朦。怪来天下小如许,已入青云万丈中。

诗词详细

盘道迢遥傍日行,直从肤寸见云生。东溟自带春前色,北斗方齐世上名。周室英灵馀阙里,秦家风雨满咸京。愿随紫凤天门外,却听雍雍第一声。

诗词详细

游泰山四首 灵岩寺

宋代·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入门尘虑虑,盥漱得清泚。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抵。白鹤导清泉,甘芳.....

诗词详细

登泰山作

明代·浦应麒

缥缈碧霞君,千秋秘玉文。高寒晴欲雪,空翠湿为云。石势参天涌,钟声遍地闻。兹游揽奇胜,真欲绝尘氛。

诗词详细

百转丹梯上翠屏,天门遥望海冥冥。幽燕北护诸陵紫,齐鲁东回万壑青。松色自摇秦帝辇,芝封犹驻武皇灵。残碑七十俱尘土,千载凭谁问勒铭。

诗词详细

登泰山作

清代·李锴

日月分两丸,天地非完璞。夜半古岱宗,浑沌独未凿。云翻雾卷不可解,滚滚腾腾白如海。层岩断壑沈欲尽,长松老栝皆安在。蒿蓬飒然振,髣髴出神鬼。客子当斯时,莫不股栗心震.....

诗词详细

登泰山

明代·王安舜

泰山东望走群龙,直上天门第一峰。泉壑晴霞开罨画,长空飞雨洗芙蓉。残碑莫辩秦时字,断简曾埋汉武封。览胜欲摅天下目,不知身在古鸿濛。

诗词详细

景泰山送友人

宋代·白玉蟾

白云影里话三生,起坐相从夜共行。谊与云天高也薄,道於泰华重邪轻。酒非贪饮惟知己,诗不求工贵适情。但使忘年成莫逆,何须肉袒负渠荆。

诗词详细

望泰山

元代·李裕

五岳宗泰岱,诚哉独峥嵘。迢遥亘千里,磅礴分徐青。戟列群峰出,翠压危石层。扰扰苦行役,望之幽兴生。安得跻绝顶,举手擎苍冥。

诗词详细

秋思嗟离索,行寻旧隐栖。白云随杖屦,飞过画桥西。

诗词详细

题王孔泰山水小景

明代·林环

雨过香浮杜若洲,杖藜偏似少陵游。数声啼鸟东风外,缘树晴烟何处楼。

诗词详细

白水岩

宋代·蒲寿宬

泰山有积霤,坤媪乃善藏。何时发灵秘,一脉流膏滂。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滥觞。螭蟠久懒卧,辟易离电光。丰隆亦豪举,夜半驱阿香。天鼓何处来,大雪惊飘扬。飞星杂雨射,怒雹.....

诗词详细

矗云干碧落,临渤砥朝宗。旷览思登陟,禋仪识敬共。玉函开雾检,金阙引风钟。霁色吴门练,宵光日观峰。披图空想像,弭节是遭逢。叹息秦碑没,摩娑汉时封。輶轩昭代典,杖屦.....

诗词详细

登泰山五首 其四

明代·王守仁

尘网苦羁縻,富贵真露草。不如骑白鹿,东游入蓬岛。朝登太山望,洪涛隔缥缈。阳辉出海云,来作天门晓。遥见碧霞君,翩翩起员峤。玉女紫鸾笙,双吹入晴昊。举首望不及,下拜.....

诗词详细

绿树晴阴合,衡茅清昼馀。独怜杜陵客,村坞类贫居。

诗词详细

泰山

明代·陈昌

五岳岱居长,自古称泰山。巍然表东极,可望不可扳。七十二代君,封建犹孱颜。中有玉册书,窃弄造化关。读之可毛羽,升仙谅非难。

诗词详细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明代·王守仁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

诗词详细

游泰山五首 其四

明代·李时行

日观平临沧海东,天鸡啼处夜方中。遥看金晕扶桑起,照见峰头万树红。

诗词详细

游泰山六首

唐代·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

诗词详细

登泰山

元代·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诗词详细

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代·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诗词详细

万象同归造化门,含弘光大总无痕。中原有子谁轻鲁,厚德何人不仰坤。绝顶最高惟日见,阴岩极下有雷奔。诸公肯作寻常看,自古山存道亦存。

诗词详细

台馆新晴动晚凉,凭虚揽胜引杯长。鸟鸣深树山逾静,花满平堤水亦香。作赋何人成往迹,登高有客擅清狂。酒阑兴剧仍更酌,枕藉空庭夜欲央。

诗词详细

极为东南镇此寰,岩岩气象许谁攀。九天日月摩千古,万里华夷镇一山。培塿众形从起伏,乾坤此老自安閒。也知开辟从真宰,领得中原正气还。

诗词详细

  封禅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皇帝宣扬皇权、展示国力的重要仪式。这一宗教与政治结合的盛典,象征着天子受命于天、统治合法的至高无上权威。历史上,不少帝王通过泰山封.....

详细

  中国的历史文化好比一条汪洋,我们知道的只是其中的一瓢,虽说古人不见得都是对的,但是他们的智慧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以下这些历史小知识是一点小小总结。  【“神马.....

详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神之说源远流长,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十殿阎罗。而在这些威严而神秘的神明中,泰山王作为其中之一,其地位和职责都备受关注。那么,泰山王究.....

详细

  泰山封禅大典,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是古代帝王对天地神灵的最高敬礼。然而,关于这个大典的具体举行地点,却一直存在争议。那么,泰山封禅大典究竟.....

详细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泰山变得热闹了起来,因为有一支盛大的队伍来到了这里。这一年,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泰山封禅。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

详细

  “虫二”二字是什么意思?西湖的“虫二”和泰山的“虫二”有什么区别?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虫二其实大家也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

详细

  封禅是中国古代社会中规模最为隆重盛大的一种祭祀典礼。早在远古的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封禅的传说了。所谓封就是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禅就是除地为墠,报地之功。  .....

详细

  封禅是一种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一共有皇帝49.....

详细

  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有一个部将名叫段志玄,此君战功赫赫,虽然在演义里没什么存在感,但是正史上与尉迟敬德和秦琼一样,都是名列凌烟阁功臣之列。段志玄去世之后,福.....

详细

  泰山,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圣的山岳,象征着权力和尊严。在中国古代,泰山封禅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只有德行高尚、功绩显赫的皇帝才有资格在此进.....

详细

  为何明清皇帝不去泰山封禅?只因此人拉低了档次,后人羞于他为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古代将领的眼中,最高荣誉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详细

  众所周知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泰山皮影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感.....

详细

  “泰山石敢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历史典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现如今,广大的农村地区保留了很多的习俗,可能有很多人都没有见.....

详细

  泰山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最高的祭祀仪式,象征着“天下太平”。自古至今,只有13位帝王有幸在泰山封禅,他们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

详细

  泰山封禅,作为中国古代帝王展示天命所归、祈求国泰民安的重大仪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然而,这一传统在宋朝之后逐渐消失,之后的朝代皇帝鲜有举行泰山封禅的记录。.....

详细

  还不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豫西地区,有一种奇怪的风俗,谁家院子的大门口正对着大路,就说是犯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