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的诗词
- "哲学"的文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李贽作为明朝末期的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思想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勇敢地反对传.....
详细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详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ohannes Schopenhauer)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产.....
详细阴阳终始第四十八 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冬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
详细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一位享誉十七世纪的哲学家、数学家和博学之才,其名言“单子不曾患病”不仅揭示了他对形而上学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他对宇宙的整体认识。.....
详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楚汉争霸是一段扣人心弦的篇章。两位英雄人物——刘邦和项羽,他们的对决不仅决定了一个朝代的命运,更深刻地反映了面对失败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策略.....
详细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
详细谢肇淛(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字在杭,福建福州长乐人,出生地为钱塘,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其诗清朗圆润.....
详细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
详细治乱五行第六十二 火干木,蛰虫蚤出,蚿雷蚤行;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 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草木夷;水干火,夏雹;.....
详细曾国藩,清朝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其独特的治国理念和坚持不懈的政治智慧在动荡的时代中崭露头角。他提倡“自强”和“求实”,主张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现实主义的.....
详细竹林第三 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邲之战,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夫.....
详细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诸多哲学家的思想如繁星般点缀着夜空,而邹衍无疑是其中璀璨的一颗。然而,对于现代读者而言,邹衍怎么读却成了了解这位古代哲学家思想的第一.....
详细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名者,大理之首章也,录其首章之意,以窥其中之事,则是非可知,逆顺自着,其几通于天地矣。是非之.....
详细王道第六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幷见。五帝.....
详细执贽第七十二 凡执贽:天子用畅,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雁乃有类于长者,长者在民上,必施然有先后之随,必俶然有行列之治,故大夫以为贽。羔有角而不任,设.....
详细在西方哲学史的长河中,泰勒斯被视为开山鼻祖之一。他的思想与言论,尽管经历两千多年的时光流逝,依旧让后人津津乐道。泰勒斯最著名的一句话:“万物充满了神”,不仅.....
详细在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而在这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时代背景下,范缜以其独特的哲学观点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他的主要作品《神.....
详细冉雍,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符,而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在古代中国,名字被视为个人品格和命运的象征,因此,探讨冉雍名.....
详细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
详细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裴頠出身.....
详细自古以来,中国古人对于天地的记载充满了神秘与敬畏。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天地的描述,这些描述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更是古代哲人对宇宙、生命、.....
详细在19世纪哲学的星空中,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星辰。他的哲学观点,既是对黑格尔绝对精神哲学的批判,也是对唯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独到阐释。费尔巴哈的.....
详细服制像第十四 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韨之在前,赤鸟之象.....
详细孔子透过对夏、商典籍的整理与对周文化的反省,开启了儒家哲学的广大思想内涵,其与弟子们的讨论,被整理成《论语》、《易传》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孔子创造出.....
详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老子无疑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他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本文将尝试对老子其人及其哲学进行评述。 老子,姓李.....
详细袁枚,清代文学家,其作品《随园诗话》不仅是他个人诗歌创作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一部展现其诗歌美学和生活哲学的重要文献。本文旨在探究《随园诗话》全文的内容,以及从.....
详细李二曲,一位活跃在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本文将探讨李二曲的哲学思想,以期对他的人生观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李二曲的生平 李二曲.....
详细在中国古代的智慧典故中,“田忌赛马”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智慧和策略的竞技故事,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些道理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
详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和智慧过人的谋臣。然而,在这些人物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一个历史谜团:明朝哲学家李贽,这位.....
详细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 首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哲学思.....
详细哲学“三一”学说是什么?其实三清就是中国哲学中“三一”的象征,“三一”即老子《道德经》里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
详细度制第二十七 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