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立秋的词语

共 47 条词语 ,当前第 3 页

描写立秋的词语有八风、迎气、五郊、四絶、风体、八节、三伏、等,以下是这些词语的解释。

  • 八风

    bā fēng

    ①.八方所吹的风。②.比喻天下民心。③.佛教用语。指世间能煽动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查看详情]

  • 迎气

    yíng qì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查看详情]

  • 五郊

    wǔ jiāo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 [查看详情]

  • 四絶

    sì jué

    ①.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称。参见“四离四绝”。②.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查看详情]

  • 风体

    fēng tǐ

    ①.风格。②.风的本体、实质。 [查看详情]

  • 八节

    bā jié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 [查看详情]

  • 三伏

    sān fú

    ①.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②.三重伏兵。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