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立夏的词语

共 45 条词语 ,当前第 2 页

描写立夏的词语有七家茶、南郊、晾夏、还反、徂暑、李会、隔辙雨、赤精、夏虫语冰、虫臂鼠肝、立夏、夏季、春末夏初、四离四絶、啓闭、四绝、八风、迎气、五郊、四絶、等,以下是这些词语的解释。

  • 七家茶

    qī jiā chá

    杭州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馈亲戚邻居,称七家茶。 [查看详情]

  • 南郊

    nán jiāo

    ①.都邑南面的地区。②.京师南面的郊外,古代天子用来祭天的地点。③.帝王祭天的大礼。 [查看详情]

  • 晾夏

    liàng xià

    旧俗于农历三月三日,把纱葛等夏天衣物拿出曝晒,称为“晾夏”。 [查看详情]

  • 还反

    hái fǎn

    ①.亦作“还返”。②.返回。③.回复。④.指还丹。 [查看详情]

  • 徂暑

    cú shǔ

    语出指盛暑。 [查看详情]

  • 李会

    lǐ huì

    古代风俗,妇女于立夏日取李汁和酒饮之,称为“李会”。 [查看详情]

  • 隔辙雨

    gé zhé yǔ

    夏季降雨,有时一辙之隔,晴雨各异,谓之隔辙雨,也称分龙雨。 [查看详情]

  • 赤精

    chì jīng

    ①.谓南方之神。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②.见“赤精子”。③.谓眼球赤红。精,通“睛”。 [查看详情]

  • 夏虫语冰

    xià chóng yǔ bīng

    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查看详情]

  • 虫臂鼠肝

    chóng bì shǔ gān

    本指形体大的人亦可化为小物。语本后比喻微贱的事物。唐·白居易〈老病相仍以诗自解〉诗:“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宋·陆游〈书病〉诗:“昏昏但思向壁卧,虫臂鼠肝宁暇恤。”也作“鼠肝虫臂”。 [查看详情]

  • 立夏

    lì xià

    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五月六日或七日,我国以立夏为夏季的开始。 [查看详情]

  • 夏季

    xià jì

    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北半球定为从夏至到秋分的时期。我国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相当于国历五、六、七三个月。 [查看详情]

  • 春末夏初

    chūn mò xià chū

    谷雨到立夏节气间。 [查看详情]

  • 四离四絶

    sì lí sì jué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旧时星相术士以为忌日。 [查看详情]

  • 啓闭

    qǐ bì

    1.开与关。《周礼·天官·阍人》:“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以时启闭。”《梁书·处士传·何胤》:“别为小閤室,寝处其中,躬自启闭,僮僕无得至者。” 宋曾巩 《司门制》:“门关筦键之事,启闭出入之节。”2.古称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杜预 注:“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3.泛指节气。《晋书·律历志中》:“启闭升降之纪,消息盈虚之节。” 南朝梁陆倕 《<新刻漏铭>序》:“时乖启闭,箭异錙銖。” [查看详情]

  • 四绝

    sì ju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称。参见“四离四绝”。 [查看详情]

  • 八风

    bā fēng

    ①.八方所吹的风。②.比喻天下民心。③.佛教用语。指世间能煽动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查看详情]

  • 迎气

    yíng qì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查看详情]

  • 五郊

    wǔ jiāo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 [查看详情]

  • 四絶

    sì jué

    ①.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的合称。参见“四离四绝”。②.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缮写,邵竦篆额,都是一时精笔,世称为“四绝”。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文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