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的词语

共 121 条词语 ,当前第 6 页

描写竹的词语有势如破竹、竹叶、竹篮、竹笋、夹竹桃、水竹、竹竿、竹清松瘦、丝竹中年、人面桃花、儿童竹马、竹马之友、竹马之好、能屈能伸、香气四溢、胸有成竹、持之以恒、默默无闻、不屈不挠、青梅竹马、等,以下是这些词语的解释。

  • 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比喻作战或工作顺利进行,毫无阻碍。参见“破竹之势”条。 [查看详情]

  • 竹叶

    zhú yè

    ①.竹子的叶子,狭长形,一端尖一端圆。宽大者可用来包粽子、编斗笠。②.竹叶青的简称。参见“竹叶青”条。 [查看详情]

  • 竹篮

    zhú lán

    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查看详情]

  • 竹笋

    zhú sǔn

    禾本科苞木类,竹属所萌生的芽。可供食用,亦可入药,有消渴、利尿的疗效。 [查看详情]

  • 夹竹桃

    jiā zhú táo

    植物名。龙瞻目夹竹桃科,热带常绿灌木。花有五瓣,瓣微尖,淡红娇艳如桃花,又叶子狭长,略似竹子,故称为“夹竹桃”。其汁液含有剧毒,人、畜误食会引起中毒,造成死亡。 [查看详情]

  • 水竹

    shuǐ zhú

    竹子的一种(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有披针形叶子,长在河、湖边或灌木丛中,可编制竹席、花篮等器物。 [查看详情]

  • 竹竿

    zhú gān

    ①.用竹子的茎干做成的竿子。②.《诗经·卫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竹竿,卫女思归也。”或亦指男子怀念旧好之诗。首章二句为:“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查看详情]

  • 竹清松瘦

    zhú qīng sōng shòu

    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 [查看详情]

  • 丝竹中年

    sī zhú zhōng nián

    《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查看详情]

  • 人面桃花

    rén miàn táo huā

    ①.唐人崔护于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在一人家邂逅一位女子。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想起这段往事,又再次造访那户人家,却见大门深锁,因此在门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典出唐·孟棨也作“桃花人面”。②.戏曲剧目。清舒位撰。演崔护的故事,因题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句,故以为名。 [查看详情]

  • 儿童竹马

    ér tóng zhú mǎ

    《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查看详情]

  • 竹马之友

    zhú mǎ zhī yǒu

    比喻幼年时的朋友。 [查看详情]

  • 竹马之好

    zhú mǎ zhī hǎo

    比喻幼年时的友谊。 [查看详情]

  • 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失意时能克制忍耐,得意时能施展抱负。 [查看详情]

  • 香气四溢

    xiāng qì sì yì

    香香的气味四处飘溢。 [查看详情]

  •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本指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比喻处事有定见。也作“成竹在胸”。 [查看详情]

  • 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有恒心的坚持到底。 [查看详情]

  • 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平凡、没有名气。也作“没没无闻”。 [查看详情]

  • 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不因为受阻碍而屈服。 [查看详情]

  • 青梅竹马

    qīng méi zhú mǎ

    竹马,前端装上木制马头的竹竿,小孩夹在胯下当成马骑。语本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郎骑竹马来,遶床弄青梅。”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的结伴嬉戏。亦指从小相识的伴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