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āo tóng

泡桐

pāo tóng

ㄆㄠ ㄊㄨㄥˊ

名词

泡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泡桐pāo tóng

落叶乔木,叶子大,花冠紫色,结蒴果,长圆形。木材质地疏松,可制乐器、模型等。

英文paulownia;

国语辞典

泡桐pāo tóng

植物名。玄参科泡桐属,落叶性乔木。树皮光滑,有小斑点,叶片心形、对生,背有茸毛,圆锥花序,花冠淡黄紫晕,结蒴果,长椭圆形。木材可制家具和乐器。

网络解释

泡桐pāo tóng

泡桐(拉丁文名:Paulownia.),别名:白花泡桐、大果泡桐,空桐木等。树皮灰色、灰褐色或灰黑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假二杈分枝。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喜光,较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泡桐属的树种都是原产于中国的,很早就被引种到越南、日本、和亚洲各地。目前已经分布到全世界。

泡桐的单字字义

  • 拼音pāo 部首总笔画8

    泡 [ pāo ] 基本解释:①鼓起而松软的东西。例如眼~。豆腐~儿。 ②虚而松软,不坚硬。例如~桐。这块木料发~。 ③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例如~子。月亮~(在中国吉林省)。 ④同“脬”,量词。 详细解释$@... [更多解释]

  • 拼音tóng 部首总笔画10

    桐 [ tóng ] 基本解释:①〔泡( pāo )~〕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 ②〔梧~〕见“梧”。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2.树名... [更多解释]

泡桐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