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蚀刻

shí kè

ㄕˊ ㄎㄜˋ

蝕刻

动词

蚀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蚀刻shí kè

利用硝酸等化学药品的腐蚀作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版的方法。亦指用这种印刷版印成的书画。

例如上个月一直忙于作蚀刻。

英文etch;

国语辞典

蚀刻shí kè

利用酸性化学药品来腐蚀金属或玻璃,而产生图案的方法。

网络解释

蚀刻shí kè

蚀刻(etching)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wet etching)和干蚀刻(dry etching)两类。

最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Weight Reduction)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经过不断改良和工艺设备发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机械、化学工业中电子薄片零件精密蚀刻产品的加工,特别在半导体制程上,蚀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蚀刻的单字字义

  • 拼音shí 部首总笔画9

    蚀 [ shí ] 基本解释:①损伤,亏缺。例如侵~。腐~。蠹~。~本。 ②同“食”。 详细解释:动词 1.会意。从虫,从食,从人,食亦声。本义:虫等蛀伤物。 2.同本义。 英文 :damage; 引证 ...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8

    刻 [ kè ] 基本解释:①雕,用刀子挖。例如~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 ②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例如五点一~。 ③时间。例如此~。即~。顷...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蚀刻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