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辂

gé lù

ㄍㄜˊ ㄌㄨˋ

革輅

革辂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革辂gé lù

见“革路”。

网络解释

革辂gé lù

车舆名。清代皇帝所乘五辂之一。清初沿明制,设小马辇为皇帝乘舆之一。乾隆初改制,以小马辇改称革辂,小马辇之制乃废。自乾隆十三年(1748)南郊之祀始,每于大朝日由銮仪卫备陈于午门外,皇帝乘用。其制,服马一,骖马三, 设游环和铃,圆盖方轸。辂高一丈二尺三寸,盖高二尺五寸五分, 泥银饰衔圆黄革四。白缎垂幨三层,系白缎带四。四柱高五尺五寸九分,座纵一丈六尺,横八尺三寸五分,四周环以朱阑。辕二,各长一丈九尺五寸,轸长一丈六寸,直径八尺三寸五分。后建大白,十二旒,各绣金虎。余制与玉辂同。参见 “玉辂”。

革辂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9

    革 [ gé ] 基本解释:①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例如皮~。~履(皮鞋)。~囊。 ②改变。例如~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10

    辂 [ lù ] 基本解释:①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②古代的一种大车。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车,各声。本义: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 2.同本义。 英文 :horizontal be...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革辂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