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ān

鞭挞

biān tà

ㄅㄧㄢ ㄊㄚˋ

鞭撻

动词

扑打 鞭策 鞭打 鞭笞 拷打 抨击 扑挞

赞扬 爱抚 颂扬

鞭挞的意思

词语解释

鞭挞biān tà

鞭打;驱使。

例如受到他那种特有的决心的鞭挞。

英文whip; flog lash; castigate;

引证解释

鞭挞biān tà

1.鞭打。

例证汉 · 应劭 《风俗通 · 怪神 · 世间多有亡人见神》:“鞭挞奴婢,皆得其过。”唐 · 高适 《封丘作》诗:“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鲁迅 《书信集 · 致杨霁云》:“我想,这就是 菲洲 黑奴虽日受鞭挞,还能活下去的原因。”

2.驾驭,征服。

例证《三国志 · 魏志 · 武帝纪论》:“太祖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宋 · 苏辙 《进御集表》:“﹝ 神宗 ﹞自初即位,经营百度,有纲纪海内,鞭挞四夷之志。”清 · 魏源 《圣武记》卷五:“故 吐蕃 赞普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3.犹驱送。

例证唐 · 杜甫 《上水遣怀》诗之三:“蹉跎 陶唐 · 人,鞭挞日月久。”仇兆鳌 注:“鞭挞日月,犹云驱送岁月。”

4.抨击。

例证鲁迅 《南腔北调集 · “论语一年”》:“最猛烈的鞭挞了那主人们的是 萧伯纳。”秦牧 《艺海拾贝 · 笑的力量》:“对剥削阶级贪婪愚蠢的讽刺,对他们的风习影响的嘲弄和鞭挞,状物传神的譬喻,智慧警辟的语言,句句都可以引起幽默感。”

5.责罚;折磨。

例证郁达夫 《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念头。”华嘉 《寂寞》:“即使你躲进一个没有人烟的深谷,它的魔手还是要把你拖出来鞭挞。”

国语辞典

鞭挞biān tà

1.用鞭子抽打。也作“鞭打”。

例证《大宋宣和遗事 · 元集》:“今之官府,督取甚急,往往鞭挞人民取足,至有伐叶为薪以易钱货。”《三国演义 · 第八一回》:“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

近义鞭打 扑打 扑挞 拷打

反义爱抚

2.驱遣。

例证《三国志 · 卷一 · 魏书 · 武帝纪》:“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网络解释

鞭挞biān tà

鞭挞,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biān tà,是动词,原指鞭打,现多形容无情地指责披露。如:唐 高适《封丘作》诗:“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鞭挞的单字字义

  • 拼音biān 部首总笔画18

    鞭 [ biān ] 基本解释:①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例如~杆。~长莫及。 ②用鞭子抽打。例如~打。~扑。~责。~策。 ③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例如教~。 ④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例如钢~。竹节...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9

    挞 [ tà ] 基本解释:◎用鞭棍等打人。例如鞭~。大张~伐(a。使用武力大规模征讨;b。指对人进行声讨或攻击)。 详细解释:动词 1.形声。从手,达声。本义:用鞭子或棍子打。 2.同本义。 英文 :...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鞭挞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