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谥法

shì fǎ

ㄕˋ ㄈㄚˇ

謚法

谥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谥法shì fǎ

1.评定谥号的法则。上古有号无谥,周初始制谥法,至秦废。汉复其旧,历代因之,至清止。

2.称号。

国语辞典

谥法shì fǎ

1.按死者行迹立号之法,以表彰其行为事迹。始于周,废于秦,汉时又恢复其法,沿至清末始废。

2.书名。宋苏洵奉诏编定,四卷。取世传周公谥法以下诸书,删定考证,以成是书。

网络解释

谥法shì fǎ

谥法:追谥的准则。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始于西周中叶稍后。从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号均自称。孝王之后,方有谥法。后仍有自立王号者,如春秋时,楚君熊通自立为武王。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始皇废不用。汉初恢复。以后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明清定谥属礼部。此外,又有私谥,始于东汉,大多是士大夫死后由亲族门生故吏为之立谥,故称私谥。

谥法的单字字义

  • 拼音shì 部首总笔画12

    谥 [ shì ] 基本解释:①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例如~号。~法。~宝(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 ②叫作,称为:“身死无名,~为至愚”。 详细解释:名词 ◎(形声。从言,益声。用言论...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8

    法 [ fǎ ] 基本解释:①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例如~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谥法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