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éng huáng

藤黄

téng huáng

ㄊㄥˊ ㄏㄨㄤˊ

藤黃

形容词

藤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藤黄téng huáng

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印度、越南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国语辞典

藤黄téng huáng

藤指海藤树,常绿乔木。高约三公尺。刺破树皮时,会有黄色树脂流出,即为藤黄,有毒,可制作黄色颜料,供绘画使用,亦可供作药材。

网络解释

藤黄téng huáng

藤黄,中药名。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树脂。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消肿,攻毒,祛腐敛疮,止血,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瘤,顽癣,跌打肿痛,疮伤出血及烫伤。

藤黄的单字字义

  • 拼音téng 部首总笔画18

    藤 [ téng ] 基本解释:①指“白藤”、“紫藤”例如~条。~椅。~床。 ②〔~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 ③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例如~本植物。瓜~。葡萄~。... [更多解释]

  • 拼音huáng 部首总笔画11

    黄 [ huáng ] 基本解释:①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例如~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②特指中国黄河。例如~灾。治~。~泛区。 ③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例如~老(黄帝和...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藤黄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