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

盂兰

yú lán

ㄩˊ ㄌㄢˊ

盂蘭

盂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盂兰yú lán

见“盂兰盆"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8a4aacc6f>盂兰盆”。

网络解释

盂兰yú lán

盂兰(学名:Lecanorchis japonica 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 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

生于林下,海拔约850-1000米。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盂兰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8

    盂 [ yú ] 基本解释:①〔~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②一种盛液体的器皿。例如水~。痰~。漱口~儿。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 [更多解释]

  • 拼音lán 部首总笔画5

    兰 [ lán ] 基本解释:①指“兰草”和“兰花”例如~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盂兰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