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ān yuán

渊源

yuān yuán

ㄩㄢ ㄩㄢˊ

淵源

名词

渊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渊源yuān yuán

源流,本原。

例如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 —— 《三国志 · 管宁传》事物渊源

英文source; origin;

引证解释

渊源yuān yuán

1.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

例证《汉书 · 董仲舒传赞》:“仲舒 遭 汉 ·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 游 夏,而曰 筦 晏 弗及, 伊 吕 不加,过矣。”晋 · 葛洪 《抱朴子 · 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 · 苏轼 《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清 · 俞正燮 《癸巳类稿 · <唐律疏议>跋》:“唐 · 律本 隋,由 魏 而 周 而 隋,有渊源也。”郁达夫 《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若要追求它的渊源,也与人类一样的古。”

2.指学业上的相师承。

例证《宋书 · 隐逸传 · 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宋 · 秦观 《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詔,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明 · 李贽 《藏书 · 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絶续,人具隻眼云耳。”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 太史公 ﹞《自序》称‘吾闻诸 董生 曰’云云,盖 史公 於 董子 必有渊源也。”

3.犹关系,联系。

例证鲁迅 《坟 · 从胡须说到牙齿》:“欧 美 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茅盾 《多角关系》五:“谢晋寿 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 立群,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

4.深邃,深广。

例证《后汉书 · 班固传》:“屡访羣儒,諭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藪,以望元符之臻焉。”李贤 注:“渊源,林藪,喻深邃也。”唐 · 吕岩 《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风流岂可知闻?”宋 · 王得臣 《麈史 · 睿谟》:“神宗皇帝,圣学渊源,莫窥涯涘。”明 · 王玉峰 《焚香记 · 饯别》:“难道终身贫贱?他学问渊源,今科拟将僊桂攀。”

国语辞典

渊源yuān yuán

1.水的源头。

例证《三国志 · 卷一一 · 魏书 · 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

2.事物的本原、师承。

例证《抱朴子 · 内篇 · 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千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书 · 卷九三 · 隐逸传 · 雷次宗传》:“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

3.深广宏大。

例证汉 · 班固〈典引〉:“谕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谊之林薮。”

网络解释

渊源yuān yuán

渊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uān yuán,指源流,深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源。出自《三国志 · 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

渊源的单字字义

  • 拼音yuān 部首总笔画11

    渊 [ yuān ] 基本解释:①深水,潭。例如~水。~谷。~林。~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临~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②深。例如~博。~源。~浩... [更多解释]

  • 拼音yuán 部首总笔画13

    源 [ yuán ] 基本解释:①水流所从出的地方。例如河~。泉~。发~。~远流长。~头。 ②事物的根由。例如来~。资~。渊~。能~。起~。策~地。 ③姓。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渊源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