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巫山

wū shān

ㄨ ㄕㄢ

云雨

巫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巫山wū shān

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2.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国语辞典

巫山wū shān

1.战国时楚怀王、襄王并传有游高唐、梦巫山神女荐寝事。见也作“高唐”、“阳台”、“云雨”。

例证《文选 · 宋玉 · 高唐赋 · 序》、《文选 · 宋玉 · 神女赋 · 序》。后指男女欢合。明 · 梁辰鱼《浣纱记 · 第七出》:“今夜同欢会,梦魂飞,巫山一对暮云归。”

2.山名:(1)​ 位于四川省巫山县东,为巴山山脉的高峰,有十二峰,为川鄂的界山,长江贯穿其间,形成巫峡。(2)​ 位于山东省肥城县西北六十里。

3.县名。位于四川省的东边,与湖北省交界,巫山十二峰西北,南濒长江北岸,西邻奉节。东部有大宁河,滨河有神女庙。

网络解释

巫山wū shān

巫山,作为地理名词,历史上曾出现在中国各地。现在主要指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群峰。主峰为重庆奉节县境内乌云顶,海拔2400米,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与大巴山相连,南面深入武陵山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为四川盆地。现在也指重庆市巫山县。

巫山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7

    巫 [ wū ] 基本解释:①以祈祷求神骗取财物的人。例如~婆。女~。男~。~术。小~见大~(喻小的跟大的一比,就显得小不如大)。 ②姓。 详细解释:名词 1.象形。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 [更多解释]

  • 拼音shān 部首总笔画3

    山 [ shān ] 基本解释: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例如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形状像山的。例如~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巫山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