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

骨蒸

gǔ zhēng

ㄍㄨˇ ㄓㄥ

骨蒸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蒸gǔ zhēng

中医学病症名。为阴虚劳瘵的一种症状。

国语辞典

骨蒸gǔ zhēng

中医上指午后出现盗汗,面颊和手、足、心轻微发热等症状,常见于结核病患者。

网络解释

骨蒸gǔ zhēng

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即结核。骨蒸是虚热的一种,临床常称作“骨蒸潮热”。骨蒸潮热乃久病阴虚而致,即感觉有热感自骨内向外透发。治疗需要补肾滋阴,如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

骨蒸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9

    骨 [ gǔ ] 基本解释:①〔~朵儿( 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②〔~碌〕滚动(“碌”读轻声)。 详细解释:1.——表示声、形、动作。 例如 :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 [更多解释]

  • 拼音zhēng 部首总笔画13

    蒸 [ zhēng ] 基本解释:①热气上升。例如~汽。~腾。~发。~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馏。云~霞蔚。~~日上。 ②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例如~饼。~饺。~笼。 ③古代以麻秸、...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骨蒸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