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白狄

bái dí

ㄅㄞˊ ㄉㄧˊ

白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白狄bái dí

1.亦作“白翟”。

2.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国语辞典

白狄bái dí

春秋时狄族的一支。原在今陕西省延安、山西省介休境内,后东迁于今河北省境。因穿白色衣服,故称为“白狄”。也作“白翟”。

网络解释

白狄bái dí

白狄,亦作白翟。我国古代汉族先民之一。其始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27年,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前550年,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冀中),前507年其中的鲜虞氏建立中山国。

白狄的单字字义

  • 拼音bái 部首总笔画5

    白 [ bái ] 基本解释:①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例如~色。~米。 ②明亮。例如~昼。~日做梦。 ③清楚。例如明~。不~之冤。 ④纯洁。例如一生清~。~璧无瑕。 ⑤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例如空~。~卷。 ...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7

    狄 [ dí ] 基本解释:①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②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白狄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