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

朝笏

cháo hù

ㄔㄠˊ ㄏㄨˋ

朝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笏cháo hù

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网络解释

朝笏cháo hù

朝笏,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也称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从商代开始到明代,朝官上朝都要执笏。周代礼制规定:诸侯上朝执牙笏。到明代,则规定4品以上官员执牙笏,5品以下官员执木笏。

古代自天子到士都执笏,后世只有品官执笏,到清代始废。

朝笏的单字字义

  • 拼音cháo 部首总笔画12

    朝 [ cháo ] 基本解释:①向着,对着。例如~向。~前。~阳。坐北~南。 ②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例如~见。~拜。~圣。~香。~仪。 ③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例如~廷...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10

    笏 [ hù ] 基本解释:◎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例如朝( cháo )~。“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竹,勿声。本义:古代朝见...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朝笏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