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wén

金文

jīn wén

ㄐㄧㄣ ㄨㄣˊ

金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文jīn wén

古代铜器上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

英文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s;

引证解释

金文jīn wén

1.甜瓜的一种。

2.指佛经经卷、皇帝诏告等贵重文字。

例证唐 · 于志宁 《<大唐西域记>序》:“於是金文暂启,佇秋驾而云趋;玉柄纔撝,披雾市而波属。”季羡林 等校注:“金文:此指佛经。”唐 ·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玉简金文直上清,禁垣丹地闭严扃。”宋 · 欧阳修 《明堂庆成》诗:“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

3.古代铜器上所铸、刻的文字。通常专指 殷、周、秦、汉 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鐘鼎文”。

例证郭沫若 《今昔集 · 论古代社会》:“青铜器上面的文字即所谓的钟鼎文,又称为金文,也是研究古代的绝好材料。”

国语辞典

金文jīn wén

1.商周秦汉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铭文形式及字体随著时代变易而有不同风貌。一般说来,商器上的文字不多,直至商末始有较长铭文出现,字体则与甲骨文相似。西周的铭文字体渐匀称齐整,字数增加,多记载赏赐、战争、契约、交换、赠送、赔 偿等情形。战国末年,铭文字体渐和小篆相近,字数大减,多只铸刻督造者、铸工和 器名等,秦汉金文形式亦秉习此风,长篇巨制已难见到。

2.以金泥所封的文字,即诏书。

例证唐 · 唐彦谦〈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玉简金文直上清, 禁垣丹地闭严扃。”

网络解释

金文jīn wén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的单字字义

  • 拼音jīn 部首总笔画8

    金 [ jīn ] 基本解释:①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例如黄~。~子。~笔。 ②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例如~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 [更多解释]

  • 拼音wén 部首总笔画4

    文 [ wén ] 基本解释:①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例如灿若~锦。 ②刺画花纹。例如~身。 ③记录语言的符号。例如~字。~盲。以~害辞。 ④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例如~凭。~艺。~体。~典。~苑。~...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金文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