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样锦
shí yàng jǐn
十樣錦
十样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样锦
◎十种锦缎。宋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称“十样锦”,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花名。老少年之红、紫、黄、绿相间者。合奏乐名。一种菜肴名。花名。菊花的一种。一本所开的花,形状各异,颜色多种。参阅《广群芳谱 · 花谱二七 · 菊花一》。
引证解释
十样锦
1.十种锦缎。
例证元 · 戚辅之 《佩轩楚客谈》:“﹝ 后蜀 ﹞ 孟氏 在 蜀 时製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鵰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衰荷。”后亦以指其中的某一种。 元 ·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三折:“哎!你个奸雄 曹操,倒赔了 西川 十样锦征袍。”《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我有一方大红十样锦缎子,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
2.宋 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称“十样锦”,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
例证宋 ·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今之中散大夫,即昔之大卿监也,旧説谓之十样锦。受命之初,不俟赦恩,便许封赠父、母、妻一次,一也……国史立传,十也。”宋 · 李曾伯 《代京西漕转中奉大夫谢制帅》:“位十样锦以居左,尤为近世之美谭。”
3.合奏乐名。 明 · 沉德符 《野获编 · 词曲 · 俗乐有所本》:“又今有所谓十样锦者,鼓、笛、螺、板、大小鈸鉦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
例证吴 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 正德 之旧。”清 · 叶梦珠 《阅世编 · 纪闻》:“吴 中新乐,絃索之外,又有十不閒,俗讹称十番,又曰十样锦。其器仅九:鼓、笛、木鱼、板、拨鈸、小鐃、大鐃、大锣、鐺锣,人各执一色,惟木鱼、板,以一人兼司二色。”
4.花名。老少年之红、紫、黄、绿相间者。参阅 清 ·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
例证冰心 《山中杂记》十:“在我跪伏在樱花底下,拔那十样锦的叶子的时候,他便侧转那狭长而良善的脸来看我。”
5.花名。菊花的一种。一本所开的花,形状各异,颜色多种。参阅《广群芳谱 · 花谱二七 · 菊花一》。
国语辞典
十样锦
1.四川出产的锦缎,共有十种花式。
例证元 · 戚辅之〈佩楚轩客谈〉:“孟氏在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答韵、铁梗蓑荷 。”《喻世明言 · 卷一五 ·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近觑四川十样锦,远观洛内一团花。”
2.雁来红的别名。参见“雁来红”条。
3.中散大夫的别名。参见“中散大夫”条。
十样锦的单字字义
十
拼音shí 部首十 总笔画2十 [ shí ] 基本解释: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②表示多、久。例如~室九空。 ③表示达到顶点。例如~足。~成。 详细解释:1.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 [更多解释]
样
拼音yàng 部首木 总笔画10样 [ yàng ] 基本解释:①形状。例如~子。模~。图~。同~。装模作~。 ②种类。例如花~。各种各~。 ③做标准的东西。例如~板。~本。~品。榜~。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木,羕( yàng )... [更多解释]
锦
拼音jǐn 部首钅 总笔画13锦 [ jǐn ] 基本解释: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例如~旗。~屏。~标。~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山河”、“~~前程)”。~上添花。 ②鲜明美丽。例如~霞。~缎。~笺。~鸡(鸟,形状和雉相似...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