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rén zhuǎn

二人转

èr rén zhuǎn

ㄦˋ ㄖㄣˊ ㄓㄨㄢˇ

二人轉

二人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二人转èr rén zhuǎn

曲艺的一种。亦名双玩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由二人表演,作一旦一丑,以唱、说、做、舞、绝为主要手段敷演故事。

英文a song-and-dance duet popular in the Northeast;

引证解释

二人转èr rén zhuǎn

1.亦作“二人传”。

2.流行于 东北 的一种曲艺,用板胡、哨呐等乐器伴奏,一般由二人轮流舞蹈说唱。

3.由曲艺“二人转”发展成的新兴剧种。

例证马可 《关于说唱音乐》:“东北民间的歌舞剧‘二人传’(或称‘地蹦子’)更明显的表现出这个过程:‘二人传’最初的形式殆全是说唱,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一部分的说唱形式。”

国语辞典

二人转èr rén zhuǎn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东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用唢呐、板胡、竹板、锣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说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联缀,演唱故事。

网络解释

二人转èr rén zhuǎn

二人转(Er ren 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

二人转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人转的单字字义

  • 拼音èr 部首总笔画2

    二 [ èr ] 基本解释:①数名。例如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②双,比。例如独一无~。 ③两样,别的。例如~话。不~价。 详细解释: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更多解释]

  • 拼音rén 部首总笔画2

    人 [ rén ] 基本解释: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例如~类。 ②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③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如丢~,文如其~。 ... [更多解释]

  • 拼音zhuǎn 部首总笔画8

    转 [ zhuǎn ] 基本解释:①旋转。例如车轮飞~。 ②使旋转。例如~动地球仪。 ③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例如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④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例如绕了几十~。 ⑤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 [更多解释]

二人转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