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jié

三节

sān jié

ㄙㄢ ㄐㄧㄝˊ

三節

三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节sān jié

三恶人。指蚩尤、五观、殷纣。三镇节度使。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三段。

引证解释

三节sān jié

1.三恶人。指 蚩尤、五观、殷纣。五观,夏 启 之子。

例证《逸周书 · 尝麦》:“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孔晁 注:“三节, 蚩尤、五观、殷紂 也。”

2.三镇节度使。

例证清 ·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 · 新旧五代史五 · 三节》:“开平 四年, 鏐(钱鏐 )游衣银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掛锦衣。’三节者, 鏐 在 唐 · 已领 镇海 镇东 两军节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3.三段。

例证宋 · 王应麟 《困学纪闻 · 历代漕运考》:“唐 · 时漕运,大率三节, 江 淮 是一节, 河南 是一节, 陕西 到 长安 是一节。”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例证老舍 《骆驼祥子》四:“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国语辞典

三节sān jié

俗称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为“三节”。

例如如:“公司每逢三节,必邀员工出游。”

网络解释

三节sān jié

三节,中国对三个大节日的统称。一年之中,因春节或除夕,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夏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三节有种含义,可以表达蚩尤、五观 、殷纣三恶人,指代三镇节度使,表示三段,或者将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另外,武术中将人体和四肢分称“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就全身而言,头为稍节,腰为中节,腿为根节;就上肢而言,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就下肢而言,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三节的单字字义

  • 拼音sān 部首总笔画3

    三 [ sān ] 基本解释: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 详细解释:数词 1.指事。本义:数目。... [更多解释]

  • 拼音jié 部首总笔画5

    节 [ jié ] 基本解释:◎〔~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详细解释:1.節 jiē。 2.——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3.另见 jié。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三节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