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ī

李悝

lǐ kuī

ㄌㄧˇ ㄎㄨㄟ

李悝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李悝lǐ kuī

战国时期政治家。魏文侯任用他为相,主持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平价出售。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但已失传。

国语辞典

李悝lǐ kuī

人名。(约西元前455~395)​战国时经济学者。事魏文侯,主持变法,推行尽地之力,创平籴法,使农民精耕以增加产量。魏国因而富强,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

李悝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7

    李 [ lǐ ] 基本解释:①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如~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 [更多解释]

  • 拼音kuī 部首总笔画10

    悝 [ kuī ] 基本解释:◎嘲笑,诙谐:“~穆公于宫室”。 详细解释:动词 1.嘲笑。通“诙”。 英文 :ridicule; 引证 :由余以 西戎孤臣而悝 缪公于宫室。 —— 《文选·张衡·东京赋》 ...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李悝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