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毓琇
复制顾毓琇,字一樵(1902-2002),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1923年自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该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以及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的创始人。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他也是钱伟长、吴健雄、曹禺、江泽民等人的老师。
顾毓琇的人物生平
1902年12月,顾毓琇出生于江苏无锡。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
192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电机工程,1925年获得学士学位。
1926年,发表《四次方程通解法》,同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硕士学位。
192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9年起,担任国立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兼主任。
1931年起,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
1932年起,历任国立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无线电研究所所长、航空研究所所长、工学院院长。
1937年起,担任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首任工学院院长。
1938年起,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非党派人士)。
1939年起,兼任战时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导了当时许多著名大学(如西南联大)的南迁。
1940年起,兼任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首任院长和国立交响乐团首任团长。
1944年起,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1945年起,担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并兼任交通大学教授,是江泽民主席就读交通大学时的老师。
1945年,抗战胜利后,顾毓琇被任命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议,出席1945年9月9日南京日本投降受降典礼。
1947年起,担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
1950年,顾毓琇移居美国,历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荣休教授。
1973年,顾毓琇夫妇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国观光探亲,并于中共“十大”闭幕当晚在人民大会堂与周总理长谈三个半小时。
1979年,顾毓琇回国讲学,通过王震向邓小平建议施行股份制改革。
1983年,顾毓琇再次回国讲学,受到邓小平接见。
1988年,顾毓琇再次回国,受到老朋友邓颖超的接见。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于美国逝世,享年100岁。遵其遗愿,顾氏后人将家族故居捐献给了无锡市人民政府。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示,将顾毓琇故居改建为顾毓琇纪念馆,该馆是江苏省自周恩来纪念馆之后第二座被正式批准建立的名人纪念馆。
2006年,顾毓琇夫人王婉靖仙逝,享年105岁。同年,顾毓琇夫妇的骨灰被子女送回家乡无锡安葬。
近代的诗词鉴赏
更多征尘飐帽访黄荆。几水旧居停。书室难忘风雨,留客胜长亭。茶婢喜明松火,汲清泉,戛响小铜瓶。记酒呼篱落,茶传纤手,曾荷主人情。倚笑老梅那树,舞虬枝,犹抠短窗棂。赣水吾庐何在,愁忆旧毡青。安得绿深初夏,看扶疏,绕屋读山经。叹对花间,恼几时,门外大.....[查看详情]
嫩黄水色接崇明,遥岸风光俨画成。送客纡徐入黄浦,天涯海尽树丛生。[查看详情]
春与桃花有约,明霞铺遍墙腰。断魂南浦误回潮。媚生双桨侧,暖逐一溪高。远梦灯花偷卜,同心罗带难抛。锦衾珊枕夜迢迢。莫牵新别泪,又染旧红绡。[查看详情]
夜荷莹碧,照虚堂孑影,旅怀愁织。试屈指、拾翠前溪,甚芳约未酬。竟随陈迹。细雨空山。懒重话玉楼消息。尽孤根自信,几度怨吟,鬓丝催白。凄霖打窗似泣,更疏疏密密,尘恨都集。问故园花好谁看。便一箭春帆,暂归如客。梦已难寻。况展转何曾眠得。强排遣,漫.....[查看详情]
夏无酷暑冬无寒,一袭单衣四季穿。最是农夫方便处,耕耘不用历书看。[查看详情]
风雨如磐一影驰,幽明顷刻路人悲。运交华盖眉难展,祸启飙轮力不支。时际升平独憔悴,生平傲骨总支离。尘寰撒手无家别,肠断孱躯一日师。[查看详情]
兰陔风暖乐天伦,劫火吹残识往因。大陆龙蛇新岁月,小园松菊旧精神。促襟原宪贫非病,煆灶嵇康懒是真。草木无知春自好,欣欣生意入芳晨。[查看详情]
转过路角又山隈,向晚登高急雨催。前后混茫都不见,人从五里雾中来。[查看详情]
突骑临关不叫呼。石门风撼见栖乌。飞沙填目双瞳死,炎日蒸肤万发枯。休吊古,转愁余。难将才气付英图。却从间道频挥泪,马上哀吟拜硕儒。[查看详情]
草上微风翻碧浪。数点青山,川水平如掌。照影随波心向往。浩歌归去无兰桨。一对燕儿来树上。无限相思,莫作殷勤唱。底事凝眸添怅怅。轻寒着意榴花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