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济
复制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刘永济的人物生平
1949年后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文学评论》编委等职。对屈赋和《文心雕龙》研究颇有成就。著有《文学论》、《十四朝文学要略》、《文心雕龙校释》等。
刘永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幼年即从博综群书的祖父刘长佑(曾任清直隶、云贵总督)及其父刘思谦(曾历任广东,云南等省知县)攻读中国文史。十九岁时先后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上海复旦公学。次年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旋因不满该校固陋措施,毅然退学。辛亥革命爆发时,赶赴海南岛,动员并协助其任琼崖道台的四兄刘滇生起义。民国成立俊至1917年,旅居上海,从近代著名词家况周颐(蕙风),朱祖谋(彊邨)研习词学,深得况、朱二人赏识。1917年,回湖南长沙明德中学任教,曾以多年积蓄为预备出国留学的钱款,无偿资助处于困境之该校。1928年,由吴宓介绍到沈阳东北大学任国文系教授。“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北,举家南归,改任武汉大学教授,直至逝世(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至1939年,曾在广西宜山浙江大学及湖南辰溪湖南大学讲学各半年)。1942年至1949年,兼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1956年被评为为一级教授,并在此前後被选为武汉市政协常委、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武汉分会理事及全国性的理论刊物《文学研究》编委。
刘永济治学馑严,博通精微,其研究涉及中国古典文学之诗、词、曲及文论诸多领域,取得令海内外学者瞩目的成就。1917年,任教长沙明德中学,即致力於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所撰写的《文鉴篇》,於文艺鉴赏颇多精辟剖析,刊於《学衡》杂志,传诵一时。此期间,於该校所撰写讲义《文学论》,学贯中西,要言不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重版多次。1928年,至沈阳东北大学任教,所撰《十四朝文学要略》(上古至隋),为一体例、结构和见地均有特色的中国上中古文学史专著,1945年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校订增补本。此时还以绝句为重点,所著《唐乐府史纲要》,为我国迄今唯一研究唐代乐府史的专著(有讲义本,待出版)。
刘永济任教武汉大学後,即致力於《文心雕龙》研究,三十年代即有《文心雕龙徵引文录》之作上下两卷,徵引文达530篇,由武汉大学于1933--1935年铅印。四十年代成《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是书为继黄侃所著《文心雕龙札记》之后又一“龙学”力作,诸所诠释,皆得刘勰论文原旨。刘氏尝语黄侃弟子程千帆说:“季刚的《札记》,《章句篇》写得最详;我的《校释》,《论说篇》写得最详!”以精於小学推黄侃,长于认议自许,各擅胜场。此书问世後,为学林所推重,其精到之论多为治“龙学”者所引用阐发。如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说:“从1955年到1964年的十年间,出现了《文心雕龙》研究的全新面貌。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和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是这十年内《文心雕龙》研究重要收获。两书都是他们多年研究的硕果,在国内外都又深远的影响。”(载《文心雕龙学刊》第二辑)台湾之治“龙学”诸学人也奉其论为圭臬《见牟世金《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刘氏晚年仍致力于“龙学”的研究,计划编纂《文心雕龙辞典》,拟列布份词目,写了不少释义卡片,痛惜“文革”祸起而未完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刘永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封建遗老”,10月2日含冤去世,时年79岁。其妻是家庭妇女(教工宿舍楼里的孩子叫她“刘婆婆”),被认做“地主”而遭斗争,最后在家中上吊自杀。1979年5月,武汉大学为刘永济平反。
近代的诗词鉴赏
更多征尘飐帽访黄荆。几水旧居停。书室难忘风雨,留客胜长亭。茶婢喜明松火,汲清泉,戛响小铜瓶。记酒呼篱落,茶传纤手,曾荷主人情。倚笑老梅那树,舞虬枝,犹抠短窗棂。赣水吾庐何在,愁忆旧毡青。安得绿深初夏,看扶疏,绕屋读山经。叹对花间,恼几时,门外大.....[查看详情]
嫩黄水色接崇明,遥岸风光俨画成。送客纡徐入黄浦,天涯海尽树丛生。[查看详情]
春与桃花有约,明霞铺遍墙腰。断魂南浦误回潮。媚生双桨侧,暖逐一溪高。远梦灯花偷卜,同心罗带难抛。锦衾珊枕夜迢迢。莫牵新别泪,又染旧红绡。[查看详情]
夜荷莹碧,照虚堂孑影,旅怀愁织。试屈指、拾翠前溪,甚芳约未酬。竟随陈迹。细雨空山。懒重话玉楼消息。尽孤根自信,几度怨吟,鬓丝催白。凄霖打窗似泣,更疏疏密密,尘恨都集。问故园花好谁看。便一箭春帆,暂归如客。梦已难寻。况展转何曾眠得。强排遣,漫.....[查看详情]
夏无酷暑冬无寒,一袭单衣四季穿。最是农夫方便处,耕耘不用历书看。[查看详情]
风雨如磐一影驰,幽明顷刻路人悲。运交华盖眉难展,祸启飙轮力不支。时际升平独憔悴,生平傲骨总支离。尘寰撒手无家别,肠断孱躯一日师。[查看详情]
兰陔风暖乐天伦,劫火吹残识往因。大陆龙蛇新岁月,小园松菊旧精神。促襟原宪贫非病,煆灶嵇康懒是真。草木无知春自好,欣欣生意入芳晨。[查看详情]
转过路角又山隈,向晚登高急雨催。前后混茫都不见,人从五里雾中来。[查看详情]
突骑临关不叫呼。石门风撼见栖乌。飞沙填目双瞳死,炎日蒸肤万发枯。休吊古,转愁余。难将才气付英图。却从间道频挥泪,马上哀吟拜硕儒。[查看详情]
草上微风翻碧浪。数点青山,川水平如掌。照影随波心向往。浩歌归去无兰桨。一对燕儿来树上。无限相思,莫作殷勤唱。底事凝眸添怅怅。轻寒着意榴花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