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黏子
shǔ nián zǐ
黍黏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黍黏子
◎古代用以粘鞋子硬衬的黍米糊。
网络解释
黍黏子
黍黏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ǔ nián zǐ,解释是古代用以粘鞋子硬衬的黍米糊。
黍黏子的单字字义
黍
拼音shǔ 部首黍 总笔画12黍 [ shǔ ] 基本解释:◎〔~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2.古代专... [更多解释]
黏
拼音nián 部首黍 总笔画17黏 [ nián ] 基本解释:◎像胶或糨糊的性质。例如~性。~液。~土。~米。 详细解释:动词 1.粘连;胶合。 英文 :adhere; glue; paste; stick; 引证 :黏,相着也。从黍,... [更多解释]
子
拼音zǐ 部首子 总笔画3子 [ zǐ ] 详细解释:助词 1.构词后缀。 2.加在名词后。 例如 :房子;车子 3.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如;胖子;瘦子;垫子。 4.个别量词后缀。 5.另见 zǐ。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