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黏子
shǔ nián zǐ
鼠黏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鼠黏子
◎恶实的别名。
网络解释
鼠黏子
shǔ nián zǐ ㄕㄨˇ ㄋㄧㄢˊ ㄗㄧˇ
鼠黏子
即牛蒡子,恶实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四 · 恶实》﹝释名﹞引 苏颂 曰:“实壳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黏子。”
鼠黏子的单字字义
鼠
拼音shǔ 部首鼠 总笔画13鼠 [ shǔ ] 基本解释:①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例如老~。~胆。~目寸光。... [更多解释]
黏
拼音nián 部首黍 总笔画17黏 [ nián ] 基本解释:◎像胶或糨糊的性质。例如~性。~液。~土。~米。 详细解释:动词 1.粘连;胶合。 英文 :adhere; glue; paste; stick; 引证 :黏,相着也。从黍,... [更多解释]
子
拼音zǐ 部首子 总笔画3子 [ zǐ ] 详细解释:助词 1.构词后缀。 2.加在名词后。 例如 :房子;车子 3.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如;胖子;瘦子;垫子。 4.个别量词后缀。 5.另见 zǐ。 [更多解释]